我的研究生

   说到研究生的失败,不得不从本科甚至高中的失败算起,我从小就不是个好学生,当然这个词似乎还存在一点褒义,应该说从小自恃清高却又能力不足,还喜欢指手画脚。高中的失利并没有让我清醒,大学专业的从新选择也只让我有了短短一个月的回光返照,我还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的狭隘小人。

   研究生开始之初,我只会拿着java,.net做着”酷炫”网站,想着着那些”高深”的设计模式、和充满“哲学”的MVC系统架构和那”精通”的算法知识,却总能在谈吐间透露着那无畏的自信。当然盲目自信也不能说完全是一无是处,它确实还是给我研究生生活带来了一些精彩。刚进研究生,我便在懵懂之中开始了云计算的工作之中,什么也不懂的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些活在自己理想中的开源项目,并激动的进行一番修改。盲目的我,在接到任务、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以一个近乎可笑的高不可攀的态度进行着工作,伴随着干得还不错的态度和学长们进行着沟通。但实际上呢,仅仅是在修改一个只存在着那么一丁点苦难的前台代码。也许这个开端并不算遭,随着项目的收工,接下来干的一些工作就是匪夷所思了。我似懂非懂的看着一些网上关于云计算的忽悠理论,像个传教士一样向同学们普及着云计算的知识,同时开始郑重其事的分析着源码,并在脑海中幻想着要完成的工作。事实证明,该项目远超我的能力范围,直到我认识到这一点时,甚至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冷静后的我,开始看起一些经典的计算机书籍,这条路或许是对的,但是读书的内容有着很大的问题。抛开Linux几本入门和网络编程相关的书,我在没有任何基础和指导实践的情况下看了虚拟化、设备驱动开发这些内容,并和周围的同学们进行了一番吹嘘,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知道失败的我,开始务实,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自我估值过高的困扰,和同学花费了几个月完成了一款app。结果显然是失败了,当然这个失败的结果也许并不重要,头痛的是选择失败的方式。当前期基础工作做完之后,我对于系统的优化甚至没有动过什么脑子,就"大方"承认了自己失败,并又先后挖了两个新的坑,分布式存储系统和编译原理。 这两个孩子的命运当然是英年早逝,这两个”孩子”在刚刚出生不久,就被”爸爸”狠心丢弃,甚至只写了几个简单的功能测试,别说压力测试,分布式测试,连性能都懒得测。
    回顾整个研究生生涯”忽悠”两字最为恰当,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吹嘘我做过什么,事实上并没有,吹嘘我将要完成什么,却没有能力和自信完成自己的期许,吹嘘我的那些可笑的经验,其中甚至很多是伪造的。在最后几个月抢救算法的过程中,也是那么的不切实际和理想化。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动手是我最大的障碍。
   想想在研究生懂得的这些所谓的人情世故和对国内现状的透视,在科学领域什么也没学到。我没有认真的听过一节完整的计算机异或数学的课程,没有遇到一个我与之能够愉快讨论的老师。我完全是在自己创造出来的黑暗中进行着无谓摸索,而且摸索的方式又是那么的不坚决,充满着自满和懈怠。我想做过太多的领域,却都是浅尝辄止,同时过于乐观的估计和沿袭我自小而来一直保持着的盲目自信和夸海口,使得我经常莫名的让自己精神上陶醉,从而在学习中无所事事。
   我总是不断的在强调自己对coding的热爱,但事实上我甚至没有在任何一项工程中花上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更令人沮丧的是多数的小项目也只是在重复他人已经写好的一些项目,而没有在coding的过程中进行过什么有价值的思考。但思考这个词对我来说显然太遥不可及了。盲目这个词,应该更能表现出我在coding过程中的无脑。
   在今天研究生即将结束的时候,想想我最后的得到的,尽管有些不甘心,但确实与我的付出对等了。现在的我希望能多开阔些视野,多读写经典读物,这些不应只是计算机领域的,与人交谈时,更多的去倾听,和获取自己不知道的,少说、多做,让自己变得更丰富一些。